
阿里巴巴(Alibaba Group)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零售企业,其创始人马云(Jack Ma)目前已将目光投向了美国市场。
今年年初,马云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进行了一场会谈,马云表示将为美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
马云的朋友、《阿里巴巴:马云和他的102年梦想》的作者邓肯·克拉克(Duncan Clark)表示,“100万”这个数字仅仅是为了吸引特朗普的注意,要真正在美国实现是不太现实的。
马云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两人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两人都建立了庞大的电子商务帝国——贝佐斯的亚马逊(Amazon)和马云的阿里巴巴;两人也都拥有自己的报业集团——贝佐斯有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马云有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但是,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运营模式有明显的区别:亚马逊直接面向消费者,自身拥有庞大的仓库,运营着一个复杂的物流网络;而阿里巴巴更像是一个媒介,将买家和卖家通过独立的快递商联系起来。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Peking University’s HSBC Business School)教授克里斯托弗·拜耳丁(Christopher Balding)认为,阿里巴巴短期内没办法在美国创造这么多的就业机会,如果花上25年,甚至40年,或许可以实现。
马云一直希望能吸引更多美国中小卖家在阿里巴巴的中高档平台天猫(Tmall)开店,但是阿里巴巴的第一次尝试毁于2016年美国政府将淘宝(Taobao)列入“恶名市场”黑名单。其实,“恶名市场”黑名单并不是阿里巴巴遇到的第一道难关。阿里巴巴之前曾被迫关闭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办事处,其在美国的子公司11main也于2015年关闭。
在天猫出售保健品的美国商人山姆·沃夫(Sam Wolf)将家族保健品店经营得风生水起,在全球30多个国家出售4万余种商品。他坦言,在天猫开店是最具挑战性的。他表示,在天猫上销售商品就像开始一个新的业务,而不是简单地添加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若要想快速生财,在天猫是不可能实现的,在中国做生意更像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